Email:微信动了我的奶酪!

随着email的发明者Ray Tomlinson上周去世,我们不禁好奇:随着微信的崛起,email在中国还能持续多久?是否会随着Tomlinson的离世随之而去?

1125

在中国,email地位一直跟着其他交流工具的创新而变动。1994年,中国全面连入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如OICQ(腾讯QQ最初的名字)就已经流传开来并针对中国市场做出了调整。最初大部分邮箱的域名也只是一系列不起眼,难以记忆的随机数字而已。随着21世纪智能手机的浪潮兴起,为各类即时通讯软件在中国市场的流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学生至老年人群,微信的强势崛起为无数人提供了信息交流的便利——他们许多人可能都没有一个邮箱地址。

微信以email难以企及的优势为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受众基础——就如同当年email以其快速传递而取代纸质邮件时,微信也以更快的传播速度击败了email;而当email收件箱中充斥着大量垃圾邮件时,微信将各类广告推送信息全部整理到了一个小小的公众号栏中;email将自己打造成电话的替代品,而微信的语音系统更加便利和人性化。曾几何时,网上银行,订机票,移动积分都需要一个email地址;如今一台装了微信的手机,一张银行卡就能为你解决所有问题。

email-send-ss-1920

email对于中国来说,在商业领域仍然十分流行,公司内部与外部的沟通联系如今却越来越多的通过微信来实现。文件,视频都直接通过微信传送到手机或者电脑端。名片交换仍十分流行,但互扫二维码意味着你可能永远不知道对方的邮箱地址是什么。微信的群组交流取代了收件地址栏里长长的抄送对象,像推特一样,@的功能使得你能直接呼叫到你想要联系的人。更为重要的是,微信通讯记录甚至已经可以称为官司中的证据作为判断依据。

然而在email被遗弃至历史的角落中时,我们仍有一些疑虑。微信的无数附属功能已经在各行各业、日常生活中找到了用武之地。但在许多行业中,微信还不能正式算作工作工具——上班看手机是偷懒的讯号,但如今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要求了?当你的上司和朋友都聚集在微信通讯录中时,工作与社交的界限也会变模糊。

6b53c7250e

交流本身也会变的困扰。email被认为是专业人士交流意见和事宜的工具,在微信上谈论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有些人以日常社交时的交流态度来对待工作事项,备忘录之类的也有可能因为社交与公众号的刷屏而被错过。

讽刺的是,导致email的致死元凶——Facebook, Twitter和微信都采用了@Tomlinson发明的这个标识。倘若Tomlinson地下有知,大概也会感到一丝宽慰——毕竟他的发明并没有被遗忘,只是以另一种形式继续流传了下去。